NS1403耐蝕合金屬于固溶強化型鐵鎳基合金
化學成分:
牌號①: NS1403
C(%): ≤0.07
Cr(%): 19.0~21.0
Ni(%): 32.0~38.0
Mo(%): 2.0~3.0
Co(%): —
Cu(%): 3.0~4.0
Al(%): —
Ti(%): —
Fe(%): 余量
Si(%): ≤1.00
Mn(%): ≤2.00
P(%): ≤0.030
S(%): ≤0.030
其他(%): Nb 8XC~1.00
耐蝕合金
(1)熱力學穩定性高的金屬。通常可用其標準電極電勢來判斷,其數值較正者穩定性較高;較負者則穩定性較低。耐蝕性好的貴金屬,如Pt、Au、Ag、Cu等就屬于這一類。
(2)易于鈍化的金屬。不少金屬可在氧化性介質中形成具有保護作用的致密氧化膜,這種現象稱為鈍化。金屬中最容易鈍化的是等。
(3)表面能生成難溶的和保護性良好的腐蝕產物膜的金屬。這種情況只有在金屬處于特定的腐蝕介質中出現,例如,H2SO4溶液中的PB和Al,H3PO4中的Fe,鹽酸溶液中的Mo以及大氣中的Zn等。
獲得方法
因此,工業上根據上述原理,采用合金化方法獲得一系列耐蝕合金。一般也有相應的三種方法。
(1)提高金屬或合金的熱力學穩定性,即向原不耐蝕的金屬或合金中加入熱力學穩定性高的合金元素,使形成固溶體以及提高合金的電極電勢,增強耐蝕性。如Cu中加Au,Ni中加入Cu、Cr等,即屬此類。不過這種大量加入貴金屬的辦法,在工業結構材料的應用是有限的。
(2)加入易鈍化合金元素,如Cr、Ni、Mo等,可提高基體金屬的耐蝕性。鋼中加入適量的Cr,即可制得鉻系不銹鋼。實驗證明,在不銹鋼中,含Cr量一般應大于13%時才能起抗蝕作用,Cr含量越高,其耐蝕性越好。這類不銹鋼在氧化介質中有很好的抗蝕性,但在非氧化性介質如衡硫酸和鹽酸中,耐蝕性較差。這是因為非氧化性酸不易使合金生成氧化膜,同時對氧化膜還有溶解作用。
(3)加入能促使合金表面生成致密的腐蝕產物保護膜的合金元素,是制取耐蝕合金的又一途徑。例如,鋼能耐大氣腐蝕是由于其表面形成結構致密的化合物羥基氧化鐵(Fe OX·(OH)3-2x)的保護作用。鋼中加入Cu與P或P與Cr均可促進這種保護膜的生成,由此可用Cu、P或P、Cr制成耐大氣腐蝕的低合金鋼。
金屬腐蝕是工業上危害最大的自發過程,因此耐蝕合金的開發與應用,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經濟價值。
上一篇:NS334 (NS3304)
01
鎳基合金系列
TEL:021-67869811
02
特殊銅合金系列
TEL:021-67869811
03
特種不銹鋼系列
TEL:021-67869811